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年轻女性,多因黄体血管破裂导致,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肛门坠胀感、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休克,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14~30岁的年轻女性,因此,有人称之为“青春杀手”。那么,黄体破裂是怎么回事?严重吗?
黄体是女性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此外,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扩张充血,黄体内张力升高,加上男方动作粗鲁,妇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破裂。
约1/3的黄体破裂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于月经后半期突然发生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可逐渐减轻或加重。如果发生黄体破裂,出血量多且急,可能出现腹痛、肛门坠胀感,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出血量大,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如果黄体破裂发生在右侧,还可能刺激右侧输尿管,导致右侧腰痛。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黄体破裂的症状并不明显,尤其是发生于凝血块时,可能仅有下腹坠胀感,而无其他特殊不适。因此,如果女性在月经后半期或性生活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尤其是伴有肛门坠胀感时,应及时就医,排除黄体破裂的可能。
黄体破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如果患者的症状较轻,生命体征平稳,且腹腔内出血量较少,可采用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止血、抗感染等。如果患者的症状较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腹腔内出血量较多,应及时手术治疗,清除积血,止血,并根据情况进行修补或切除。
总之,黄体破裂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急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