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和炙黄芪的主要区别在于炮制方法,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相似,使用时应根据病症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黄芪,并按医嘱使用。
生黄芪和炙黄芪均为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生黄芪和炙黄芪的主要区别在于炮制方法的不同。生黄芪是将黄芪切片后直接晾干而成,而炙黄芪则是将生黄芪用蜂蜜炒制而成。
生黄芪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它适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症。生黄芪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保肝利尿等作用。
炙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它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等病症。炙黄芪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抗病毒等作用。
在使用禁忌方面,生黄芪和炙黄芪都不宜与藜芦同用。此外,实证及阴虚阳盛者不宜服用生黄芪和炙黄芪。
在使用方法方面,生黄芪和炙黄芪的使用方法相似,可以水煎服、入丸散或浸酒服用。一般来说,每次用量为9~30克。
在识别技巧方面,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外观和气味有所不同。生黄芪的表面呈灰黄色或淡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味微弱而特异,味微甜。炙黄芪的表面呈深棕黄色或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纵沟,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棕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味特异,味甜。
总之,生黄芪和炙黄芪虽然在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它们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黄芪,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