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中耳炎后,需采取对因治疗(感冒药)、局部治疗(滴鼻剂、喷鼻剂、鼻腔冲洗器)、药物治疗(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切开术及其他治疗(助听器、面神经减压术)等措施。
1.对因治疗
积极治疗感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感冒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从而减少中耳感染的风险。
2.局部治疗
使用滴鼻剂或喷鼻剂,以减轻鼻腔炎症,通畅咽鼓管。此外,还可以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
3.药物治疗
如果中耳炎症状较轻,可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以控制感染。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鼓膜切开术
对于中耳积液较为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鼓膜切开术,以排出中耳积液,缓解症状。
5.其他治疗
如伴有听力下降,可佩戴助听器;若出现面瘫,需进行面神经减压术。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感冒后更容易引发中耳炎,且中耳炎可导致听力下降,影响语言发育,因此应格外重视。此外,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发生中耳炎后更易迁延不愈,需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