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主要由胎儿期相对需铁量多、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循环血量增加、铁摄入不足及生长发育因素等原因引起。
生理性贫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胎儿期相对需铁量多:胎儿期铁储备是生后6~8个月婴儿造血所需铁的来源,早产儿和多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相对不足,容易发生缺铁和贫血。
2.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胎儿期肝脏及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相对较多,生后随着自主呼吸建立,血氧饱和度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导致婴儿生理性贫血。
3.循环血量增加: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红细胞生成素增加,使胎儿血红蛋白增加,出生后随着自主呼吸建立,血氧饱和度正常,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胎儿血红蛋白逐渐降低,同时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红细胞被稀释,导致生理性贫血。
4.铁摄入不足:人乳和牛乳含铁量均低,生后4~6个月需添加富含铁的食物,如蛋黄、肝泥、肉末等,否则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5.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较快,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降低,至12岁时达成人水平。
总之,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婴儿出现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贫血及贫血的类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给婴儿添加富含铁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