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概率较低,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但通过及时处置发生率可降为0.15%以下,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很重要。
狂犬病的概率较低,但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被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后狂犬病的发生率为30%至70%,如果及时进行暴露前或暴露后预防处置,则狂犬病的发生率可降为0.15%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
狂犬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狂犬病非常重要。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并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如果伤口较深,还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此外,为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流浪犬、猫等。
2.遛狗时要使用狗绳,避免狗与其他动物接触。
3.定期给狗接种狂犬病疫苗。
4.不要接触或喂食野生动物。
总之,狂犬病的概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狂犬病的预防,避免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如果不慎被咬伤或抓伤,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