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不存在应对脾虚6种食物的说明,但白扁豆、山药、薏苡仁、芡实、莲子、大枣等药食同源类食材对脾虚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白扁豆
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者。白扁豆中含有的血细胞凝集素,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白扁豆一定要煮熟后食用,因为生白扁豆中含有溶血素和毒蛋白,会引起食物中毒。
2.山药
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者。山药中的黏性物质由甘露聚糖与球蛋白结合而成的黏蛋白,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山药中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但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过敏,削山药皮时,若皮肤发痒,可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手上抹醋,连指甲缝里也别落下,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3.薏苡仁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者。薏苡仁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水肿病人也有疗效。但薏苡仁性凉,虚寒体质及正值经期的妇女应该避免食用。
4.芡实
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者。芡实可以加强小肠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萝卜素浓度。但芡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用。
5.莲子
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者。莲子芯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但平素大便干结难解,或腹部胀满之人忌食。
6.大枣
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者。大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但大枣味甜,多吃容易在体内产生湿气,因此湿盛脘腹胀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痰热咳嗽者均不宜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脾虚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