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第二针有事,建议及时接种,可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并继续保持个人防护措施。
新冠疫苗第二针不打有事吗?
答:有事。从个体保护效果来看,新冠疫苗接种两针剂和接种一针剂的效果区别不是很大,而且对于防范重症的效果都非常明显。但只有完成了全程接种,人体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新冠疫苗接种第一针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但这个抗体滴度是不够的,无法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也较短。而第二针接种后,抗体水平会大幅上升,形成对人体的较好保护。此外,接种第二针疫苗还能使产生抗体的时间大大提前。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如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人群、由于自身疾病等原因无法接种第一针的人群,不接种第二针可能会影响对他们的保护效果。
因此,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在接种疫苗后,仍需继续保持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特殊人群:
慢性病人群:如果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备孕人群:新冠病毒疫苗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接种,建议妊娠期女性在接种后适当推迟怀孕时间。
哺乳期女性: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