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管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可预防。甲肝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潜伏末期和黄疸出现前传染性最强,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成人症状较儿童为重,孕妇死亡率高,隐性感染率高,潜伏期平均为30天。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通过被污染的手、食物、玩具、用具等经口感染。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因此,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可有效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
此外,甲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末期和黄疸出现前数日是病毒排放的高峰。甲型肝炎患者在潜伏末期和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发病后2周逐渐从粪便中排出体外,在潜伏末期和发病后1周的患者粪便中检出率最高。
甲型肝炎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孕妇感染甲肝后病情往往较重,易出现并发症,死亡率亦高。甲肝的隐性感染率较高,成人和儿童的显性感染率接近。甲肝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15-45天)。
对于甲型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同时,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黄疸、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甲型肝炎是一种可防可控的传染病,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注意饮食卫生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甲型肝炎的发生。同时,对于甲型肝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