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癌是乳腺癌的主要类型,占比70%至80%,起源于乳腺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常表现为乳房肿块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预后与肿瘤分级、大小、转移情况等因素有关,预防和早期检测可通过自查、体检等方式。
乳腺导管癌是乳腺癌的一种主要类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70%至80%。以下是关于乳腺导管癌的一些重要信息:
1.什么是乳腺导管癌?
乳腺导管癌起源于乳腺导管内衬上皮细胞,通常在乳腺导管内形成肿块。
癌细胞可以通过导管系统扩散到周围组织,并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如淋巴结和远处器官。
2.乳腺导管癌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最常见的症状是乳房内发现肿块,通常无痛,但可能伴有乳头溢液、皮肤改变(如酒窝征、橘皮样改变)或乳头回缩等。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乳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3.如何诊断乳腺导管癌?
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来诊断乳腺导管癌:
乳房X线摄影(乳腺钼靶):可以发现乳房内的肿块或钙化灶。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块的特征。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某些高风险人群或特定情况可能有帮助。
组织活检:通过细针穿刺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4.乳腺导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激素受体状态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切除术(部分或全部切除乳房)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放疗:用于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使用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肿瘤,通过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来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
5.预后和随访
乳腺导管癌的预后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肿瘤的分级、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患者通常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体检、乳房X线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6.预防和早期检测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临床体检是发现乳腺导管癌的重要方法。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基因突变携带者等,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筛查。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饮酒等,也有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导管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如果对乳腺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