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是骨骼感染性疾病,通常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发展而来,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皮肤窦道、肢体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等,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手术清创、骨移植等。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骨骼感染性疾病,通常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发展而来。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这是慢性骨髓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在患病部位持续存在,可能会在活动或夜间加重。
2.肿胀:受累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
3.皮肤窦道:在皮肤表面可能会形成瘘管或窦道,排出脓液或其他分泌物。
4.肢体功能障碍:如果病变影响到关节,可能会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畸形或僵硬。
5.全身症状:在疾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骨髓炎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此外,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慢性骨髓炎,且症状可能不典型。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慢性骨髓炎,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手术清创、骨移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总之,慢性骨髓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