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小腿脚踝肿胀的原因主要有骨折导致周围组织损伤、静脉回流减慢、炎症反应、固定等,可采取抬高患肢、冷敷、加压包扎、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措施,如肿胀严重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骨折后小腿脚踝肿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骨折导致周围组织损伤,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2.骨折后肢体活动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导致血液瘀滞,从而引起肿胀。
3.损伤后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肿胀。
4.骨折后需要固定,长时间固定会导致肌肉收缩减少,静脉回流进一步减慢,加重肿胀。
5.其他,如患者本身有心脏病、肾病等,也会导致肿胀。
针对骨折后小腿脚踝肿胀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3.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包扎肿胀处,但要注意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药物治疗,可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云南白药、三七片等,也可外用活血化瘀的药膏,如扶他林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5.进行功能锻炼,如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减轻肿胀。
6.如肿胀严重,或伴有皮肤发紫、皮温降低、感觉麻木等,应及时就医,排除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骨折后更容易出现肿胀,应密切观察肿胀情况,及时处理。同时,在骨折愈合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