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引起的疾病,病因包括胆石症与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高脂血症、感染等,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诊断方法有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脂肪酶测定、腹部B超或CT等,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对症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积极控制血脂、定期体检等。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以下是关于胰腺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胆道感染时,细菌可释放出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导致胰腺炎。
酗酒和暴饮暴食:长期酗酒可导致胰腺损伤,诱发胰腺炎。此外,暴饮暴食可导致胰液分泌增加,胰管内压力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炎。
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胰腺炎,可能与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毛细血管、损伤胰腺实质有关。
感染:某些感染可导致胰腺炎,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肺炎衣原体等。
其他:手术、创伤、ERCP检查、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也可导致胰腺炎。
2.症状:
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于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
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
3.诊断:
血、尿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
血清脂肪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在发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5-10天。
腹部B超或CT:可了解胰腺的大小、形态及有无结石等。
4.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胰腺负担。
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
抗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对症治疗:如止痛、抑酸等。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避免酗酒和暴饮暴食。
积极控制血脂。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胰腺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