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主要症状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疼痛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主要有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进行适量运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的主要症状包括: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4.疼痛:骨折处有明显的疼痛,在移动患肢或触碰受伤部位时疼痛更为明显。
5.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肢的正常功能会受到限制,如无法正常活动、行走等。
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复位:将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采用适当的方法将骨折段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固定的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
3.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应逐渐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以恢复其功能。
骨折的预防措施包括: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4.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骨骼的强度和韧性。
5.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骨骼疾病。
总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同时,应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骨骼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