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主要分为感染类型有急性浅表性龟头炎、环状溃烂性龟头炎、白色念珠菌性龟头炎、滴虫性龟头炎四种,治疗方法是消炎杀菌,内外并治,具体方案需遵医嘱。
龟头炎是指龟头黏膜的炎症,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根据感染类型的不同,龟头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浅表性龟头炎:初起时局部潮红,阴茎的皮肤发红、肿胀,自觉龟头有灼热和瘙痒的感觉。翻开包皮,可见包皮内面及龟头充血糜烂,有渗液,甚至于出血。继发感染后可见小溃疡,有恶臭的乳白色脓性分泌物。如与内裤磨擦即感疼痛,患者常常活动不便。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和压痛。
2.环状溃烂性龟头炎:在龟头和包皮上,可见红斑,逐渐扩大,呈环状,可形成浅表性溃疡面。
3.白色念珠菌性龟头炎:包皮和龟头可见红斑,表面光滑,并有小疱疹,红斑的边缘较清楚,急性发作时有糜烂、渗液。
4.滴虫性龟头炎:龟头起丘疹和红斑,逐渐扩大,边缘清楚,红斑上可见针头大小的小水疱,最后形成糜烂面。
治疗龟头炎的基本原则是消炎杀菌。一般是内外并治。对于急性浅表性龟头炎和环状溃烂性龟头炎,治疗首选红霉素和四环素。滴虫性龟头炎的治疗首选甲硝唑,对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龟头炎,常用曲古霉素或伊曲康唑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同时,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龟头清洁,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