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高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细菌感染、白血病等因素所致,可根据病因采取一般治疗、抗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1、生理现象
白细胞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表现,如果升高不明显,多考虑是由生理性因素所致,比如剧烈运动、体力劳动、情绪紧张、妇女月经期、妊娠末期、分娩等,这些因素会刺激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导致边缘白细胞进入循环,此时通过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但去除相关因素后,白细胞数量又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细菌感染
排除生理因素造成的白细胞升高,且伴有发热不适,多数考虑是由感染引起的,尤其是细菌感染,因为当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后,可释放白细胞趋化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导致大量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并促使白细胞向感染灶聚集,以控制感染,从而直接导致白细胞升高。
一旦明确为细菌感染,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吡肟等。治疗期间,患者也要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定期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并加强营养摄入,尽量以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3、白血病
如果白细胞异常升高,还要考虑与白血病有关,主要是由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积累,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破坏,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所致。
一旦确诊为白血病,患者平时应多注意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尽量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遵医嘱使用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利妥昔单抗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肿瘤细胞特异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于部分类型的白血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还可考虑采取手术治疗,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除了考虑与上述因素有关,红斑狼疮、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均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增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根据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