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分为心肺功能代偿期和心肺功能失代偿期,代偿期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失代偿期有呼吸困难加重、心力衰竭等症状,还可能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心肺功能代偿期和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1.心肺功能代偿期
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部分患者可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体征: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心浊音界缩小,心音遥远,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
2.心肺功能失代偿期
呼吸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心力衰竭:主要为右心衰竭,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症状,伴有腹水、肝大及下肢水肿等症状。
其他:患者还可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等,以延缓病情进展。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于出现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吸氧、抗感染、纠正心力衰竭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