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病变、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其他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1.心肌病变
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可直接损害心肌细胞,使其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心肌梗死会导致部分心肌坏死,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心肌病则可能是遗传因素或其他不明原因导致心肌本身出现结构和功能异常。
2.心脏负荷过重
长期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可使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即心脏射血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久而久之导致心肌肥厚、劳损,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而一些疾病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也就是回心血量过多,心脏长期过度工作也会引发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
严重且持久的心律失常,如快速心房颤动等,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功能,使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4.其他因素
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重要诱因;此外,不恰当的药物使用、酗酒、妊娠等也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