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口语化描述,可以治白肺的中药有麻黄、杏仁、石膏、知母、天花粉等。
1.麻黄
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
2.杏仁
杏仁性温,味苦,归肺、大肠经,具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等。
3.石膏
石膏性大寒,味甘,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
4.知母
知母性苦寒,味甘,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5.天花粉
天花粉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等。
6.鱼腥草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
7.芦根
芦根性甘,味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等。
8.蒲公英
蒲公英性甘,微苦,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疔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清肝明目等。
9.败酱草
败酱草性微寒,味辛、苦,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痈、肺痈、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等。
10.桃仁
桃仁性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能自行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同时,对于白肺的治疗,中药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不能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白肺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