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主要原因有感染(肛隐窝炎、肛周脓肿)、损伤(肛裂、内痔)、结核、克罗恩病及其他(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会阴部手术)等。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称为肛漏。引起肛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
肛隐窝炎:是肛瘘的主要原因,因为肛窦开口向上,容易积存粪便而引起感染,且不易引流。
肛周脓肿:是肛瘘的急性期表现,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肛瘘。
2.损伤:
肛裂:肛管皮肤裂伤后,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感染,形成肛瘘。
内痔:若反复脱出,可擦伤肛管皮肤,引起感染,形成肛瘘。
3.结核:
少数肛瘘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可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4.克罗恩病:
可累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肛瘘是克罗恩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5.其他:
溃疡性结肠炎:可导致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形成肛瘘。
恶性肿瘤:肛管或直肠的恶性肿瘤可破溃形成肛瘘。
会阴部手术:如会阴侧切术、痔切除术等,若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感染,形成肛瘘。
总之,肛瘘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对于肛瘘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