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减退可分为4个阶段,根据Scr和Ccr水平划分,各期治疗方法不同,包括对因治疗、饮食管理、并发症治疗等,此外,保护肾脏和定期检查也很重要。
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通常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血肌酐(Scr)正常,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提示肾功能储备减少。
常见原因:如剧烈运动、发热、应激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早期等。
此期肾小球滤过率(GFR)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90ml/min),但肾小管功能已有减退。
干预建议: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应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注意休息,预防感染等。
2.氮质血症期
Scr高于正常,但<451μmol/L,Ccr下降至50-80ml/min,出现氮质血症,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常见原因: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干预建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积极控制血糖、血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同时,可根据病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以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3.肾衰竭期
Scr升高至451-707μmol/L,Ccr下降至20-50ml/min,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
常见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至终末期,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干预建议:此期患者常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同时,还需积极治疗并发症,如贫血、高血压、酸中毒等。
4.尿毒症期
Scr大于707μmol/L,Ccr小于20ml/min,出现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心力衰竭等。
常见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严重损害,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
干预建议:除了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外,还需对症治疗,如纠正贫血、心力衰竭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管理,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控制水、钠的摄入,预防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减退的阶段划分并非绝对的,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可能会有所差异。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肾功能减退的进展可能更为隐匿,更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肾脏,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低盐饮食、适量饮水等。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