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摘眼后需综合治疗和定期随访,以排查肿瘤转移、侧眼发病及其他眼部问题,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视网膜母细胞瘤摘眼后不一定就好了,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和定期随访。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对于一些较小的视网膜母细胞瘤,通过手术摘除眼球(摘眼)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然而,即使进行了摘眼手术,仍存在以下情况需要注意:
肿瘤转移:视网膜母细胞瘤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如颅内、肝脏、肺部等。因此,术后需要进行全身检查,以排除转移的可能。
侧眼发病: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家族遗传性,约40%的患者可能会在另一侧眼发病。因此,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对侧眼的情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其他眼部问题:摘眼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眼部并发症,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外伤和感染。
定期随访:术后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医生会通过眼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随访时间通常为术后2年内每3~6个月一次,2年后每6~12个月一次,直至成年。
总之,视网膜母细胞瘤摘眼后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和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随访,关注眼部健康,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儿童)提示:视网膜母细胞瘤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如果发现孩子有瞳孔区发白、斜视、视力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愈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