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
一、手术治疗
1、介入封堵术适用人群是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35mm、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大于5mm、至房室瓣的距离大于7mm的患者。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将封堵器送达房间隔缺损部位,封堵器展开后,将房间隔缺损封堵。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2、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适用人群是房间隔缺损直径大于35mm、不适合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将房间隔缺损修补。
二、介入治疗
1、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术适用人群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且边缘至房室瓣的距离大于5mm的患者。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将封堵器送达房间隔缺损部位,封堵器展开后,将房间隔缺损封堵。
2、外科微创封堵术适用人群是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35mm、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大于5mm、至房室瓣的距离大于7mm的患者。在右侧胸部做小切口,通过微创器械将封堵器送达房间隔缺损部位,封堵器展开后,将房间隔缺损封堵。
需要注意,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缺损大小、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后需要注意休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预防感染等。如果患有房间隔缺损,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