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低,只有2.8μg/L,可能是生理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缺铁性贫血、血管炎等病理因素引起的,应该根据具体的原因来判断危害性,详情如下:
一、生理因素
如果处于妊娠期,由于身体对铁的需求增多、血容量增多、胎儿发育等因素影响,可导致铁蛋白降低,属于生理性降低,一般没有太大危害。通过及时补铁后,铁蛋白可恢复正常水平。
二、病理因素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铁摄入不足、铁丢失过多引起的疾病,当身体缺乏铁时,则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造成铁蛋白偏低,只有2.8μg/L。该病引起皮肤苍白、身体乏力、头晕眼花、气短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长期以往还可并发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不良后果,所以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血管炎血管炎是由遗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身体异常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可导致出血,铁蛋白随着血液流失,会出现铁蛋白偏低的情况。该病可引起发热、盗汗、恶心、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等并发症,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此现象还可能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也可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并影响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当患者出现铁蛋白数值低下时,应结合体格检查、骨髓检查、铁代谢检查等明确病因,并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