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的一种病症。其主要原因包括脾虚、肾虚、湿邪、肝郁等。
一.脾虚
1.饮食不节过度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损伤脾胃,导致脾虚运化失常,湿邪内生,下注胞宫,发为带下病。
2.忧思过度过度忧思,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湿浊下注,发为带下病。
二.肾虚
1.先天肾气不足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封藏失司,导致带下病。
2.房室不节房事过度,或多产、早婚,损伤肾气,导致带下病。
三.湿邪
1.外感湿邪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或游泳后感受寒湿之邪,湿邪下注,损伤任带二脉,发为带下病。
2.脾虚生湿脾虚运化失常,湿邪内生,下注胞宫,发为带下病。
四.肝郁
1.情志不畅长期抑郁、焦虑、恼怒等情绪,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浊下注,发为带下病。
2.肝经湿热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湿热下注,损伤任带二脉,发为带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