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复杂,可分为四类:原发性、继发性、周围性和先天性。孕妇、婴幼儿及有相关病史的高危人群需警惕,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
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自身免疫性损伤:最常见,如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破坏:包括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
碘过量:长期过量碘摄入可能导致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抗甲状腺药物:如锂盐、硫脲类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丘脑病变: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垂体病变: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3.周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缺陷所致。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发育不全、异位或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等。
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状腺过氧化酶缺陷: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
先天性脱碘酶缺陷: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和利用。
其他:如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多与新生儿窒息、先天性风疹感染等有关。
总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复杂,不同类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对于疑似或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特殊人群中,孕妇和婴幼儿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高危人群。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对胎儿的智力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期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婴幼儿甲状腺功能减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因此,对于新生儿,应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外,老年人、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者等人群,也应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