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主要包括急性、慢性、皮肤划痕症、胆碱能性、寒冷性、日光性、压迫性、血清病性、自身免疫性等类型,此外还有感染性、水源性、运动性、热荨麻疹、寒冷性接触性、肾上腺素能性、接触性等特殊类型。
荨麻疹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急性荨麻疹:起病急,皮肤突发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可相互融合成片,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逐渐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2.慢性荨麻疹: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具体的原因。
3.皮肤划痕症: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4.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风团在受刺激后数分钟即出现,直径为2~3mm,周围有红晕,约1~2小时消退。
5.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较为罕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者多见于女青年,遇冷后,接触或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或其他部位出现风团或斑块状水肿,持续30分钟或数小时,有时进食冷饮可致口腔和喉头水肿。
6.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风团发生于暴露日光部位的皮肤,有痒和烧灼感,有时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
7.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持续8~12小时消退。多发于身体受压部位,如掌、跖、臀部、上肢,通常表现为环形风团,伴有瘙痒。
8.血清病性荨麻疹:是由于药物、疫苗、异种血清等过敏而引起。患者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风团出现时间不固定,风团持续时间可达数天。
9.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荨麻疹、延迟性皮肤划痕症、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激活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不清楚,直接原因是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进而引起风团。
10.其他特殊类型的荨麻疹:还有感染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热荨麻疹、寒冷性接触性荨麻疹、肾上腺素能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等。
需要注意的是,荨麻疹的类型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时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荨麻疹。如果出现荨麻疹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