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较小者可直接取出,坚硬者需先滴药后冲洗,有炎症或感染时应先治疗耳部疾病,婴幼儿需由医生处理,特殊人群需谨慎。
一般情况下,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无需特殊处理。若耳屎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或造成耵聍栓塞,则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耵聍栓塞较小者,可在耳内镜下直接取出。若耵聍栓塞坚硬,可先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4~6次,每次滴耳后浸泡10分钟,连续3~4天后到医院冲洗。
如果外耳道有炎症、湿疹等情况,应先治疗耳部疾病,待炎症控制后再处理耵聍栓塞。
此外,不建议自行用棉签或挖耳勺等工具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如果耵聍栓塞较大或位置较深,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自行处理困难,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在处理耵聍时需要特别谨慎:
耳部有炎症或感染的患者,应先治疗耳部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处理耵聍。
鼓膜穿孔的患者,应避免让水进入外耳道,以免引起感染。
婴幼儿的外耳道相对狭窄,且皮肤娇嫩,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外耳道或鼓膜,因此不建议自行给婴幼儿挖耳。如果发现婴幼儿外耳道有耵聍栓塞,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耳屎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出现耵聍栓塞或其他耳部问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同时,应避免自行用棉签或挖耳勺等工具挖耳,以免损伤外耳道或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