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自限性,多数可治愈,少数可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需充分休息、低盐饮食、预防感染、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可以治愈,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尿异常或转为慢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好发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休息和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等,同时注意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绝大多数患者经适当休息和对症治疗后,症状会逐渐好转,一般在1~4周内消肿、降压,尿化验也常随之好转,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然而,也有少数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迁延不愈,或在临床症状好转后再次出现病情反复,甚至进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些情况多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等因素有关。
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在发病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管理:应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食用腌制品、油炸食品及植物蛋白。
3.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5.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以免加重肾脏损害。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预后良好,可以治愈,但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