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胆汁反流通常能治愈,但易复发,治疗需消除病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等,有症状者需用药物治疗,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四联疗法根除,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戒烟酒、抬高床头、保持心情愉悦。
慢性胃炎胆汁反流通常能治愈,但容易复发。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饱胀不适,中上腹持续烧灼感,亦可表现为胸骨后痛,餐后可加重,可伴有腹胀、嗳气、烧心、反酸、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以及消瘦等。
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消除病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等即可。而有症状的患者,则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促胃肠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结合胆盐类药物、抑制胃酸药等。如果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还需要使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即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食物,以免加重反流症状。
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会减弱食管清除能力,加重反流。
抬高床头: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以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因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等原因,导致胃肠吻合口或空肠发生炎症、狭窄,使胆汁反流持续存在,从而使疾病迁延不愈。此外,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也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