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表现有间歇性跛行、发凉和苍白、疼痛、皮肤溃疡和坏疽等。
1.间歇性跛行
这是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在行走时,由于下肢肌肉缺血,会出现疼痛、疲劳或沉重感,被迫停下休息,这种症状在休息后可以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行走的距离会逐渐缩短。
2.发凉和苍白
由于下肢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患者会感到下肢发凉、怕冷。同时,皮肤也会变得苍白。
3.疼痛
除了行走时的疼痛外,患者还可能在休息时感到下肢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称为“静息痛”。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肌肉缺血引起的酸中毒和代谢产物堆积所致。
4.皮肤溃疡和坏疽
在严重的情况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皮肤溃疡和坏疽的形成。这是由于血液循环严重受损,皮肤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容易发生感染和坏死。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管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