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了考虑是生理因素、急性胃肠炎、乳糖不耐受等引起的,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详情如下:
1、生理因素
宝宝胃容量比较小,呕吐中枢发育尚不完善,若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喂奶后频繁改变体位等,可引起吐奶。
宝宝吐奶后,家长需要轻拍宝宝的后背,将宝宝上半身抬高45°,并保持侧卧位,预防吸入呕吐物。平时需要养成正确的喂养方式,少量多次的哺乳。若宝宝症状严重,可以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西咪替丁、氢氧化铝等药物进行治疗。
2、急性胃肠炎
宝宝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受到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的侵袭,造成急性胃肠炎。该病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宝宝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功能。如果宝宝伴随腹泻的症状,还可以使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药物进行治疗。
3、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考虑是先天乳糖酶基因表达降低、炎症性肠病等造成的。宝宝乳糖酶活性降低或缺失,在摄入含乳糖的奶制品后,可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症状。
宝宝需要限制乳糖摄入,选择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奶粉,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药物,促进动物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增生,改善不适症状。另外,宝宝还可以补充乳糖酶进行治疗。
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家长需要带宝宝到医院做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乳糖耐量试验等,以明确原因,并决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