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由肛腺感染引起,可由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症状有硬结或条索、疼痛、瘙痒和全身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和挂线疗法,预防方法主要是保持肛门局部清洁。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肠,故常称为肛瘘,中医也称之为“肛漏”。肛瘘的形成一般与肛腺感染有关,可由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肛瘘的主要症状有:
1.肛门周围硬结或条索样肿物:由于瘘管壁及瘘口的反复刺激,使肛门周围皮肤增生,形成纤维化瘢痕,或呈条索状隆起,有时还可以摸到小硬结。
2.疼痛:瘘管通畅无炎症时常不感疼痛,只感觉局部发胀和不适,行走或活动时可加重。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可引起疼痛。内瘘时常感到直肠下部和肛门部灼热不适,排粪时感到疼痛。
3.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全身症状:在急性炎症期和复杂性肛瘘反复发作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或伴有消瘦、贫血、体虚等长期慢性消耗症状。
肛瘘的治疗主要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以避免肛瘘的复发。对于高位肛瘘或复杂性肛瘘,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此外,还可以采用挂线疗法,通过橡皮筋的弹性切割作用,逐渐切开瘘管,以减少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
肛瘘的预防主要是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及时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避免发生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温馨提示:肛瘘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如果出现肛瘘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