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觉冷可能与产热减少、散热增加、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
一.产热减少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能使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多。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导致身体发冷。
2.贫血
贫血患者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身体组织能量代谢不足,产热减少,从而引起畏寒。
3.其他相关原因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身体产热减少,引起发冷。
二.散热增加
1.环境温度过低在寒冷的环境中,身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会通过寒战产热,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等方式减少散热,从而引起发冷。
2.衣着过少穿衣过少、单薄,不能有效保暖,也会感觉发冷。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身体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从而引起发冷。
三.疾病因素
1.低血糖低血糖发作时,由于能量供应不足,身体会出现发冷、心慌、手抖、饥饿等症状。
2.低血压低血压时,血液循环缓慢,身体远端的毛细血管缺血,会引起身体发冷。
3.其他相关疾病感染、内分泌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身体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