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因素、口腔卫生不良、口腔疾病、胃肠道疾病等,根据不同原因需要采取不同治疗措施,而非采取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验证的小偏方。
1.饮食因素
食用洋葱、大蒜等气味浓烈食物,其挥发性物质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通过呼吸排出导致口臭。建议调整饮食,减少此类食物摄入,进食后及时漱口、刷牙,嚼口香糖、含片等可暂时改善。
2.口腔卫生不良
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堆积,滋生细菌分解产生异味,如饭后不漱口、刷牙不彻底,牙菌斑、牙结石附着在牙齿表面。建议每天至少早晚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3分钟,使用巴氏刷牙法;饭后及时漱口,用清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定期洗牙,每半年至一年一次,清除牙结石。
3.口腔疾病
龋齿形成龋洞易残留食物,细菌发酵引发口臭;牙周炎时,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内细菌产生吲哚、硫化氢等臭味物质。治疗龋齿需及时补牙,去除腐质并填充;治疗牙周炎要通过洗牙、龈下刮治清除牙菌斑、牙结石。
4.胃肠道疾病
消化不良使食物在胃肠内潴留时间过长,发酵产生异味,通过食管从口腔排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口臭相关。针对消化不了,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进行治疗,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以促进消化;如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建议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一种铋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等,这样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