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方面。
1.病因
骨性关节炎主要与年龄增长、肥胖、创伤、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2.症状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多发生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对称性、多关节,常见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其次为肘、肩、踝、膝、髋等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畸形等。
3.实验室检查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X线检查可发现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刺形成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可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检查可发现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侵蚀性破坏等。
4.预后
骨性关节炎一般预后较好,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影响生活质量。类风湿性关节炎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逐渐加重,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外表现,如心包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