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多见于儿童,男女比例约为2:1,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饮食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合并感染时需用敏感抗生素。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其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男女比例约为2:1。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
急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因此在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其并发症进行治疗。在疾病的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合并有感染时,需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了急性肾炎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