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一般是指足后跟,足后跟下面疼可能是走路姿势不当或鞋子不合适、外伤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具体如下:
一、非疾病因素
1.走路姿势不当或鞋子不合适患者在长时间走路时,如果存在姿势不正确、穿不合适的鞋子等情况,可能会摩擦挤压足后跟下面,并引起疼痛的症状。
2.外伤患者足后跟下面若受到挤压、击打或发生挫伤、擦伤等,可能会导致软组织损伤,并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功能障碍。
二、疾病因素
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反复受到牵拉或反复出现微损伤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长时间行走、爬山、患有扁平足、高弓足等可能会增加足底筋膜炎的患病几率,并引起足跟或足底靠近足跟处的疼痛,患者若患有足底筋膜炎,可能会在长时间休息后站起时出现足后跟下面疼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整个足底内侧的紧张不适感。
2.跟骨骨刺跟骨骨刺通常与慢性劳损、骨骼退行化改变等原因有关,体重超重、年龄增长等因素可能会增加跟骨骨刺的患病几率,并出现足跟疼痛的症状,患者若患有跟骨骨刺,可能会因为骨刺压迫跟骨周围的神经、肌腱等结构而出现疼痛的症状,还会因为明显的疼痛而出现走路跛行的情况。
除上述常见的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原因也可能会引起此症状,如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患者在休息后若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前往医院完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多数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后,疼痛会得到明显改善,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