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宝宝脐疝可先观察,多数可自愈,若情况严重则需就医治疗。
1.先观察
宝宝脐疝主要是由于脐部周围的腹壁肌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当宝宝哭闹、咳嗽或用力排便时,腹压增加,导致腹腔内容物通过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
家长要密切观察脐疝的大小变化、是否能回纳等情况。如果脐疝较小,且在宝宝安静时能自行回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继续观察即可。
日常尽量减少宝宝哭闹、保持大便通畅等,以避免腹压持续增高。同时,在给宝宝穿衣、换尿布等日常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挤压脐疝部位。
2.就医治疗
如果脐疝持续增大、不能回纳,或出现脐部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使用脐疝带等。
极个别情况下,如果脐疝经过长期观察仍不能自愈,且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家长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