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卵巢绒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综合判断可确诊。
原发性卵巢绒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少数可发生在绝经后,甚至幼女。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以下是原发性卵巢绒癌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部肿块、月经紊乱、阴道流血等。
体征:腹部可触及肿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有压痛。
2.血清学检查:
血清β-HCG测定:是诊断原发性卵巢绒癌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可能患有卵巢绒癌。
其他肿瘤标志物:如AFP、CEA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3.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可发现卵巢内有实质性肿块,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CT或MRI: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情况。
4.病理检查:
卵巢活检:通过手术或腹腔镜取卵巢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原发性卵巢绒癌的金标准。
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和判断肿瘤的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原发性卵巢绒癌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多方面的结果。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卵巢癌家族史、长期口服避孕药、未生育等,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对于疑似原发性卵巢绒癌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