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一种,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出现乳房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后需定期随访。预防方面,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自查和体检、高危人群进行筛查等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乳腺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类型,指癌细胞已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间质组织中。以下是关于乳腺浸润性癌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症状和体征:
乳房肿块:通常是无痛性的肿块,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晰。
乳房皮肤改变:可能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凹陷等。
乳头溢液:乳头可能有血性、浆液性或水样分泌物。
腋窝淋巴结肿大:腋窝处可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2.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乳房、检查腋窝和锁骨上窝等部位,初步评估病情。
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摄影(钼靶)、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帮助发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确诊乳腺癌的类型和分级。
3.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等。
放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使用药物全身性治疗,消灭体内的癌细胞。
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药物抑制激素的作用。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靶点,如HER2阳性的乳腺癌,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
4.预后和随访:
预后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等。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等,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5.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饮酒等。
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临床体检,早期发现病变。
高危人群可考虑进行乳腺癌筛查,如BRCA基因检测等。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浸润性癌的治疗和管理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包括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肿瘤特征等因素。患者和家属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个人意愿做出决策。同时,积极的心态和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如果对乳腺健康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