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非常重要,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注意事项包括:接种人群为18岁及以上,已完成2剂次接种满6个月,无接种禁忌症;接种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可前往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接种单位接种;接种前避免空腹,携带相关证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报告。特殊人群接种需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现阶段建议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重症的风险。以下是打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注意事项:
1.接种人群
接种对象为18岁及以上人群。
已完成2剂次新冠灭活疫苗或1剂次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
没有接种禁忌症的人群。
2.接种时间
建议在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后进行加强针接种。
接种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3.接种地点
前往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话等方式查询接种单位信息。
4.接种准备
携带身份证、接种凭证等相关证件。
接种前避免空腹。
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过敏史、慢性疾病等。
5.接种后注意事项
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
保持接种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接种后1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6.特殊人群接种
慢性病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现有研究数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7.疫苗选择
现阶段建议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其中,使用同一种灭活疫苗完成2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2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2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如遇第2剂相同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1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群,使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总之,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重症的风险。在接种前,应仔细阅读接种告知书,了解接种注意事项,并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无不适症状后才可以离开。如果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