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体血清中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被称为低钾血症,主要有摄入不足、丢失过多、钾离子分布异常三种原因,症状表现为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异常,检查包括血清钾测定和心电图检查,治疗方法是补钾和针对病因治疗,预防方法是合理饮食、避免诱因、定期体检。
当人体血清中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就被称为低钾血症。下面是关于低钾血症的一些信息:
1.原因:
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少食,或者在术后长时间禁食,没有通过静脉补液补充钾。
丢失过多:频繁呕吐、腹泻,或者胃肠减压,导致消化液中钾离子丢失。
钾离子分布异常: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合成糖原时,会使细胞外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2.症状:
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的有四肢无力、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消化系统:会导致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
3.检查:
血清钾测定:这是诊断低钾血症的重要依据。
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心肌的电生理变化,对低钾血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4.治疗:
补钾: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钾离子。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因为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低钾血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5.预防:
合理饮食: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瘦肉、鱼类、豆类等。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大量出汗等。
定期体检:有低钾血症家族史、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药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诱因,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