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才子相比,顾况的才分和成就没有那么大。在星汉灿烂的唐诗天空中,顾况的诗作,也没有李杜白诗作那般耀眼的光芒。但是,这并不妨碍顾况是个在唐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诗人,因而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唐才子。
顾况还是个很有故事的人。在他身上,发生过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这段故事的浪漫优美程度,一点也不逊色于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梁山伯祝英台、许仙白娘子的故事,但是要比那些故事更真实接地气,更容易被草根百姓所认同、所接受。
长久以来,研究唐诗、喜欢唐诗的专家写手们,对于顾况着墨不多。尤其是篇幅比较长的研究介绍文章,更是鲜见。对于有故事更有才的顾况来说,这好像有点不太公平。对于很多唐诗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顾况,字逋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后迁至海盐横山(今属浙江)定居。关于顾况的出生年月,史籍记载不详。根据相关资料分析,顾况大约出生于大唐开元年间的中期。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延续二十九年。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换句话说,顾况出生之时,正是大唐繁荣发达、万邦来朝的兴盛时期。
顾况的家庭背景如何,在史籍中也查不到相关记载。根据相关情况分析,顾况虽非出生于达官显贵之家,但家境也不会太差。这一点,从他自青少年时期,就心无旁骛读求学赶考这件事情上,就可以得到证明。能够长时期地求学赶考,而无衣食之忧,没有比较优厚的经济条件作支撑,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在青年时期,顾况的赶考之路很不顺畅。他虽然不像蒲松龄那样,眉毛胡子都考白了还没能实现金榜题名的梦想,但是当了十几年的考试困难户,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唐代,不少年轻人求学备考,并不是闷在家里读死书。他们有的四处游历,在丰富阅历、开阔眼界的同时,寻访高人、延师讨教。有的跑到长安、洛阳等大都市“漂”着,因为那里人脉资源丰富,机会多多。
无论是四处游历也好,到大都市“漂”着也罢,吃穿住用都是需要不菲经费的。当然,边求学边打工,自己为自己筹集备考经费的人不是没有,但绝对不会是多数。由此可见,顾况的家境应该不会差,起码不是那种贫寒之家。
在外出求学期间,顾况在洛阳“漂”了一段时间。在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是仅次于首都长安的存在,跟如今上海的地位差不多。唐代的多数政府机构,都在洛阳设有办事机构,皇家也在洛阳建有行宫。所以,洛阳的人脉资源也够丰富。况且大唐中央政府有时也会在洛阳组织举办科举考试,在洛阳复习备考,也有比较优越的信息人脉条件。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顾况来到洛阳郊外游玩散心。洛阳的郊外,还是颇有些风景上佳之处的。漫步闲游间,顾况走进了一片幽静的树林之中。林间红黄绿叶交相辉映,色彩斑斓。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中蜿蜒流过。陶醉于美景中的顾况,突然看到一片艳丽的红叶,随着清清的溪水缓缓漂流。
诗人都有一颗敏感浪漫之心,这片醒目漂亮的红叶,大约触动了顾况心中的某种情思。于是,他便将它轻轻捞起,欣赏把玩起来。把玩间,诗人发现那片精美的红叶上,竟然用蝇头小字写着一首小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这首哀婉的小诗,不禁让顾况浮想联翩。他知道,这首小诗,一定是出自一位多愁善感、春心萌动的寂寞宫女之手。“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春”是什么?是少男少女人人向往的爱情啊。久居深宫、春心萌动的红粉佳人,这是在以诗传情、寻觅知音啊。而这首浪漫幽怨的红叶题诗,恰恰被身为诗人的自己见到,这难道不是一种天意、一份奇缘吗?
心灵被深深触动、对美好爱情满怀憧憬的顾况,便也找到了一片美丽的红叶,在上面上题了一首诗。然后,顺着那条小溪溯流而上,发现它是从一处皇家园林流出。顾况绕过皇家园林,找到了那条小溪的上游,小心翼翼地把题了诗的红叶放进溪水,目送它向皇家园林漂去。
顾况这首题为《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的小诗,是这样写的:“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这首诗写得也挺有味道,尤其是“君恩不闭东流水”一句,写得尤其好。深宫禁苑,也不能锁住一个思春少女向往美好爱情之心。锦衣玉食,也无法替代对于享受正常感情生活的渴望。
此后,顾况天天跑到那条小溪边,祈盼奇迹能够发生。所谓无巧不成书,顾况的这片题诗红叶,还真就被那位宫女看到了。几天后,顾况欣喜若狂地收到了那位宫女的“红叶”回信:“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欣慰、期盼与无奈的心情,尽含诗句之中。
此后,顾况与宫女二人,经常凭借红叶寄诗传情,虽然未曾谋面,却成了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知音。那些美丽的红叶、那条清澈的小溪,竟然成为了两人之间传递爱恋之情的优美信笺、忠诚邮差,这是一种何等的浪漫!此情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安史之乱”爆发后,那座皇家园林的一些宫女,在兵荒马乱中散落民间。大唐政府军收复洛阳后,痴情的顾况,四处打听寻访那位宫女的下落。苍天不负有情人。很是费了一番周折后,顾况居然真就找到了那位红粉知己。神交已久的两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成就了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这段故事,还催生了一个流传久远的汉语成语——“红叶传情”。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世间的很多事情,真的奇妙无比。几乎要了大唐半条性命、涂炭生灵无数的“安史之乱”,却成就了顾况夫妇的美满姻缘,这很让人感慨。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处于深宫、一个身在民间的两个有情人,也许就终生无缘相见了。
也有人认为,这段“红叶传情”的故事,美则美矣,但有悖于常理,似有演绎杜撰之嫌。比如用什么样的颜料,把诗写在红叶上,才能不被溪水泡掉?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没必要这样较真、这样吹毛求疵的。这个故事能给人以唯美浪漫的享受,并且千古流传,也就够了。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来自齐鲁壹点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0e1B2pVVglQDFw.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