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民谣:一场创作者同城市的恋爱

前言:

今天我们对“顶楼的马戏团”大约比较关心,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分析一些“顶楼的马戏团”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关于“顶楼的马戏团””的相关内容,希望姐妹们能喜欢,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作者:苏展

没想到,一首沪语说唱不是以高亢激昂的姿态,而是用恰到好处的自嘲以及平和的自省引起大范围共鸣。“阿拉养了(生在)上海,就要相信上海”,说唱里的这句词糅杂着得意和惆怅,微妙的感觉抓挠着听者的心,生出欲说还休的情绪。

恰好,另有一句歌词可以诠释这种情绪的来处——“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足够直白,一如歌曲的名字——《喜欢上海的理由》。2001年,这首力波啤酒的广告曲风靡全城。曲子用一个上海男同学的艺术人格,有点不羁、脑筋活络,三五句串起成长趣事和城市变化,唱出了大多数沪语民谣的情感支柱。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一个以唱沪语民谣出名的乐队主唱说,“就像对一个女孩儿,你有时候会很爱她,有时候又有点讨厌她……”总结起来大抵是恋爱的感觉,喜欢是真喜欢,讨厌不一定是真讨厌。总体上是甜蜜蜜的,偶尔磕碰,生个闷气,转头又欢欢喜喜。碰巧的是,这支专耕沪语民谣的乐队也初成于2001年,在上海某条石库门的弄堂里,他们给自己取名为“顶楼的马戏团”。多年以后,一曲《上海童年》勾连起多少上海人心底的脉脉温情。

民谣多是娓娓道来,沪语民谣因为同城市暧昧的情感羁绊,多出一分温润。

《上海童年》描出沪上寻常人家小时候的画面,“四大金刚当早饭永远吃勿(不)厌粢饭配油条,咸浆里多摆点虾皮”“到大光明电影院去孵冷气,带好毛巾毯,防止打喷嚏”“来我印象里,妈妈一直了(在)织绒线,要么就是我陪妈妈拆绒线让伊开心”……9分多钟的歌曲体量里都是类似白描,大概是一个长在弄堂、上蹿下跳的男同学,对不算富足但足够快乐童年的回忆;《喜欢上海的理由》散发着青春期的荷尔蒙,“追过港台同胞,迷上过老外”“自己当明星心情也真的不坏”……青春期的热情同城市的高速发展碰撞,激荡出追梦、奋斗的能量;《欢喜侬》数起上海泛着情趣、文趣、乐趣的小马路,“欢喜侬,福州路,走勒高头觉得自家老有文化”“欢喜侬,昌里路,夜排档等侬有空坐一坐”“陪我兜兜上海开开11路”,描写出当代文艺、饮食男女的雅致和闲情……歌曲中的人和事,是别人也是自己。叙事中有平和、体察以及轻巧,作为听众,能够清晰感受到歌曲传递过来的一种温润感。

歌词中不难洞察创作者对城市的某种精神呵护,当然,呵护是基于对城市的深度理解。力波啤酒广告曲的作词人陶为民对彼时上海的理解是,“只要你敢想,它就能给你机会让你有实现的可能;只要你有能力,它就能提供平台让你找到发挥的场所。这就是上海的魅力,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于是就有了《喜欢上海的理由》中的“好日子、好时代,我在上海,大家都在”,这是个体与时代的相互成全。我想,有一个场景特别适合描摹“顶马”主唱的创作:在石库门的亭子间里,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男同学趴在窗台上,叼着一支笔,眼前映入一道倩影,白衣飘飘,回眸嫣然,心中莫名一动。

是了,这就是对上海的感觉。

当然“恋爱”从来不是一厢情愿,其中也有城市气质对创作者的反哺,体现在沪语民谣里是一份不为生活折腰,不和生活死磕的平衡。歌曲营造的场景多是体面的,歌词大都令人会心一笑,但体面和幽默不会折损沪语民谣的深刻性,歌曲中依然有对现状的生动描绘,有厚重的人性关怀、有鞭辟入里的观察,只是它们抵达听众心里的方式是四两拨千斤。一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沪语说唱中那句歌词“阿拉养了上海,就要相信上海”,没有强行说教的生硬,也没有传递冒犯人的优越感,听众能够体悟到创作者的深意——信任,才能在特殊的时期过好生活。(苏展)

来源: 文汇报

本文来自光明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1f8B2pUUAVTDFY.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16日

相关推荐

  • 方言音乐响起来——将田野的风、山岗的土、小城的愁写进乡音里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7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方言音乐响起来——将田野的风、山岗的土、小城的愁写进乡音里》的报道。“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罗大佑曾在《未来的主人翁》中唱道。从港台音乐人的粤语、闽南语歌传

    2025-03-16 23:30:01
    150 0
  • 吴建京《八厘米》:一个小魔术

    舞台剧《繁花》的配乐是上海电子音乐人B6,配得很好。这里的“好”不是说把它拿去做成原声碟亦单独可听,而是一种“适宜”。当观众的全部注意力都被台上絮絮叨叨,层层叠障,兜兜转转的人事流转吸引,配乐仿佛真空,几乎是听不到的。一直要到最后,霓虹色彩把过去、现在与未来

    2025-03-16 23:27:01
    366 0
  • 方言音乐响起来:将田野的风、山岗的土、小城的愁写进乡音里

    从港台音乐人的粤语、闽南语歌传唱于大街小巷,到如今越来越多以方言为主要载体的独立乐队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潮流,方言音乐的声量正在不断增大从自古以来的一次次民族大融合,到如今《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为代表的影视剧大火,也许,胡服骑射、套马杆的汉子、粗犷的信天游

    2025-03-16 23:24:01
    88 0
  • 第一「网红」小吃,正被中产抛弃

    作者/汽水编辑/章鱼在过去一个月里,韩国中产男女穿梭在上海街头,拍下ins风游客照的时候,部分上海市民却在忙着排队:缅怀一家名叫正豪大大的鸡排店。2024年底,源自台湾的正豪大大鸡排突然发文宣布,将陆续关闭在大陆的所有门店。这家伴随无数90后走过学生时代的鸡排店,正

    2025-03-16 23:21:02
    4362 0
  • 跟着“顶楼马戏团”陆晨的歌声,去逛逛上海的马路 | 我的抗疫日记

    最近,看到很多上海的朋友都在网上转发我们顶楼的马戏团乐队的一首老歌《欢喜侬》,我很开心。歌是2010年创作的,唱的都是上海各具特色的马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视频,是去年这首歌被收录进一档户外音乐纪实节目《中国这么美》时,我和小河一起演唱的。期待战胜疫情之后,我

    2025-03-16 23:18:02
    666 0
  • 顶楼的马戏团宣布解散!他们在解散之前都说了什么?

    顶楼的马戏团十周年巡演专访。顶楼的马戏团乐队宣布解散,主唱陆晨退出,乐队剩余四人将组建后摇乐队“反狗Anti-dogs”。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民谣与诗”微信号:glimmers-

    2025-03-16 23:15:02
    132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