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上海的朋友都在网上转发我们顶楼的马戏团乐队的一首老歌《欢喜侬》,我很开心。歌是2010年创作的,唱的都是上海各具特色的马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视频,是去年这首歌被收录进一档户外音乐纪实节目《中国这么美》时,我和小河一起演唱的。期待战胜疫情之后,我们再次乘“11路”去荡马路,去闻闻苏州河的味道,去静安公园寻找少年的时光。
去年录制节目的时候,我和小河一起去逛了逛在富有上海味道的菜场、弄堂……就像他说的:“上海有很多特别市井生活的东西,像我们逛的顺昌路上的一些弄堂,一些小馆,特别有生活气息,和印象中的大都市是另一个样子,所以要认识一个城市,一定要走进这里,和这里的人交流。”
事实上,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我们乐队正在一起吃饭,比较放松,梅二(乐队成员之一)说:“上海那么多条马路都有各自的特色,值得被歌唱。”于是,大家都开始诉说着自己心中那些有特色的上海马路,也就有了这首歌。其实,这些年,上海日新月异,变化很大,比如歌词里唱到寿宁路的小龙虾,襄阳路的服装店……现在这些都成了回忆。这些马路,陪着我们成长,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从前的回忆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小时候住在新闸路万航渡路那边,小时候,我喜欢跟着大人一起步行去静安公园,每次到那里都想花6分钱坐一次旋转木马。后来上了学,渐渐开始了喜欢去逛艺术书店,因为在那边有最新的流行音乐盒带,我和小伙伴们总是把省下的零花钱都用在了谭咏麟、童安格……的新歌上。就这样,我们乘“11路”在上海的马路渐渐长大了,但上海的马路上有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大家都宅在了家里,所以肯定也格外想念上海的这些有故事的马路,就暂时先让《欢喜侬》这首歌陪着大家逛逛那些马路吧。疫情一定会过去,等到胜利的那天,我会乘“11路”再去静安公园寻找从前的时光,或者沿着苏州河漫步,闻闻母亲河的味道。
新民晚报·夜光杯
讲述人:陆晨(上海音乐人)
整理:吴翔
编辑:施雨
本文来自新民晚报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468B2pUUAVTDFA.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