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冠绝华语影史的“光棍”|国片志17

前言:

如今我们对“老光棍电影网”可能比较关切,我们都需要学习一些“老光棍电影网”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老光棍电影网””的相关内容,希望朋友们能喜欢,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所谓光棍,单身男子是也。

这个词总带着戏谑之意,就连现今这以其命名的节日,也是饱含调侃,供大众消遣。

电影界当然也不会放过他们,光棍形象始终在银幕上有着一席之地。

百余年来,华语电影史上“光棍”无数,而今天讲到的这一“条”堪称翘楚。

孤身一人,只有奶牛相伴。

执着求生,遍览抗战世情。

他的荒诞人生就像一幅警世图,沧桑与甘苦均留存在影像的笔墨之中。

黄渤奉献了一场伟大的表演。

而这些“伟大”都承载于作品里

——《斗牛》

1905电影网 高清点播《斗牛》

片中的“万人坑”场景

《斗牛》的故事开始于一场“灾难”。

鬼子扫荡,全村被炸,只剩牛二捡回一条命。

乡亲们的尸骸散落郊野,影片在此处力求写实,焦土惨肢,尽是战争之残酷。

奶牛活了下来

牛二并非完全孤独。一头奶牛也活了下来。

他们是“老相识”,牛二与它的瓜葛,实属命运“捉弄”。

此时,影片安排了闪回,开始交代前情。这种有规则地插叙,也成为本片的“叙事模型”。

这是一头“八路牛”。

八路军驻扎在村中时,产奶供养伤员,八路军战略转移后,被委托给村民保管安置。

乡亲们不敢怠慢,一场“抓阄”仪式后,牛二稀里糊涂地中奖,他成了光荣的养牛者。

闫妮饰演“九儿”

其实牛二也不是始终打光棍。他也曾明媒正娶,只不过媳妇还没过门,一切就都被战争粉碎。

他要娶的是“九儿”,一位外省嫁来的寡妇。

泼辣率性的她在村中横冲直撞,骂老祖打族长,俨然一位“女太岁”。

正是她的一通搅和,让牛二与八路牛结缘,而也是她的“莽撞”,给自己招来了这段姻缘。

作者在“九儿”的形象上做了一些隐喻式的设置。

刘海儿被梳成“桃子”的形状,就像额前的“纹路”,与奶牛的额头十分相似。

这是一种暗示,对于牛二来说,“九儿”与“奶牛”似乎扮演着相似的角色。牛二渴望与九儿相伴,但终究有缘无分,于是那种期望和情感就寄托在了奶牛的身上。

所谓伴侣,重点在于“相随相伴”。在这一点上,人与牛是平等的。

牛二与鬼子以死相拼

“屠村”之后,此地仍不平静。

牛二与他的奶牛伴侣就像“流水席”的主人一般,迎来了一波又一波“食客”。

鬼子的队伍来了又走,留下几位伤员驻守。阴差阳错,这些残兵还是与牛二狭路相逢。

正当牛二要以死相拼之时,八路军赶到,枪声大作、子弹横飞,日军被灭。而八路的队伍又匆匆离去,村里则继续是一人一牛“驻守”。

奶牛成了饥民们的“娘”

养好伤的牛二迎来了短暂的“好日子”。

自给自足,牛奶管饱。

可一群逃荒的饥民,再次打乱了生活。

牛二心善,分出牛奶喂养众人。可善意却并未换来善举。

奶牛生病,产奶不足,饥饿的人们打起了牛肉的主意。

牛二与领头的郎中撕破脸,双方对峙,你死我活。

最终,还是恶有恶报,鬼子之前埋下的地雷,成为这些泯灭良知者的丧钟。

牛二欲手刃日本兵

送走了“黑心狼”,再迎“鬼子兵”。

一位落单的日本伤员与牛二再度遭遇。

不过,你死我活的局面并未出现。那只是一位老实的日本“后勤兵”,没杀过中国人,还为奶牛治好了病。

牛二打消了杀他的念头,让牛驮着受伤的他去山上暂避。可意外的是,在山上又冒出一位走散的八路军。

八路见鬼子,两眼喷火,掏出枪就要结果其性命。结果鬼子也抢了牛二的猎枪,任牛二如何劝解也是徒劳,一阵火并,两人同归于尽。

牛二扛起炸弹,要与土匪拼命

牛二再次牵牛下山,土匪早已等在村口。

他被捆住,塞在枯井里。奶牛也被土匪强行“配种”。

这一次,解决问题的是一场轰炸。

在尸体堆中爬起来之后,牛二彻底死心。

他带着奶牛回到山上,再也不下来了。

鬼子、游击队、八路军、饥民、土匪。

牛二和奶牛见识且经历了抗战时期的各个群体。

他们俩就像“试纸”一样,检验着战争中各类角色的“真容”。

上山后,牛二终于换来了安宁

上山后的“二牛”,就像在演出《等待戈多》。

与那部荒诞戏剧不同的是,多年后,所等待的八路军还是来了。

然而奶牛并未“物归原主”,因为八路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即便是拿出字据也不行。

牛二几年的坚守似乎没有了意义。

事实上,他心里早已不在意此事。

“别害怕,什么都能过去呀。”

最后这句台词,就像冥冥中的一条“咒语”。它的神力庇佑牛二活下去,也让抗战中遭受磨难的亿万民众延续生机。

《斗牛》近乎于黄渤的独角戏,而牛二这个角色,可以说非他莫属。

影片发生在沂蒙山区,黄渤的青岛话虽然与当地的口音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依然成立。

导演管虎又是老相识,知根知底,合作起来毫无障碍。

同时,“牛二”性格老实,不出头、不争抢,一心想过自己的日子,偶尔蔫儿坏,也仅是小打小闹。如此典型的小人物,与黄渤的形象无比契合。

成片的效果也验证了影片出色的选角。

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合适。

在合适的情境中,使用合适的演员,好戏也就应运而生。

影片所有演员均操着一口方言。与如今很多抗战剧通篇的普通话相比,无疑是更尊重现实的设置。

而黄渤的山东口音,也成为“牛二”这个人物最出彩的部分之一。

山东话是黄渤的乡音、“母语”,让一位优秀的演员尽情地讲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自然如虎添翼。

所有台词都被他内化为人物的语言。

片中,牛二与奶牛有大段的“对话”。这种“对牛弹琴”,台词若有一丁点不够真实,或口气出现一丝别扭,都会令整段戏、甚至是整个人物垮掉。

黄渤的乡音,撑住了这些“人牛对手戏”。你会觉得,他是在和朋友聊天,那种松弛的状态已有戏人合一的境界。

事实证明,创作现实背景的影片时,努力去接近生活,是一种合适的态度。

语言上的“合适”,是《斗牛》成功的基础之一。

黄渤的形象,与“牛二”的性格和状态无比契合。

“牛二”只是一位普通的光棍。

他没有英雄气,大义凛然主动杀敌的事情他做不出;主动请缨,为抗战“舍己喂牛”的境界他也达不到,后面所有的勇猛和坚守都是形势所迫。

好在,他是一位善良的光棍儿。

他完全可以甩下奶牛自己脱身,但一听见牛叫,心里就不忍,还是要回去搭救。

他本要结果了那个受伤的鬼子。可看见那人治了奶牛的病,还拿出自己父母的照片,他就再次软了下来。都是爹生妈养,斩杀别人家的儿子,他下不去手。

正是这种善良,令他在时势的推动下,做了一件“伟大”的事,虽然代价是他的余生。

黄渤的脸不“像”明星。如果他不做演员,没有走红,放在人群中绝不会有人注意。而这种平凡面相恰好符合“牛二”的定位。

或喜感、或凄惨,时而小人得志,也会豪气干云。这种丰富性,还真只有黄渤那张脸才能承载。

当语言、容貌、性格等等外部条件都严丝合缝之后,黄渤的演技就成了整个人物的催化剂。

那些强大的技艺体现在一些细微处。

得意时,牛二都会唱某一首“小艳曲儿”。虽然歌词都一样,但每次唱起时,黄渤的处理都不同。

这是在配合每一场戏的具体情绪。

影片尾声,在山上生活已久的牛二终于等来了八路军。山上生活“少盐”少语,他变成了“白毛男”且语言能力已退化。

黄渤准确地拿捏着那种含混的语音,在语速和音调上都做了恰当的调整。

优秀演员的分寸感,可见一斑。

导演管虎在《斗牛》片场

谈论一个成功的角色,不应该脱离整部作品。

因此,我们不能只讲那位“光棍”的好话,而忘记提起背后的“光棍制造者”——导演管虎。

管虎1968年出生,1994年拍出处女作《头发乱了》,导龄已有二十余年。

作为导演,他颇为勤奋且没有“艺术家包袱”,短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大制作电影,来者不惧。

《杀生》《老炮儿》《上车,走吧!》

按说“光棍”是他作品中很常见的人物形象。

除《斗牛》之外,《杀生》中的“牛结实”,《上车,走吧》里面的“小巴兄弟”,包括《老炮儿》里的“六爷”,都算是比较典型的“光棍”。

管虎的作品都重故事,每个故事中也都有难忘的人物。他对影片戏剧性的雕琢以及人物内心的挖掘,是保证这些形象“站稳立定”的秘诀。

屠村前后,画面对比

前文提到,《斗牛》的故事从日军“屠村”开始,牛二捡回一条命,之后开始规律性地闪回。这种叙事上的变化,一方面在中和影片的残酷与黑暗,另一方面也是在填补“牛二”的内心世界,让这个人物丰满起来。

闪回的段落满是欢笑。“九儿”让全村“鸡犬不宁”,牛二也跟着遭罪。那时候的村里人丁兴旺、热热闹闹,带着一种“温馨的滑稽”。

这与正常时序的戏份形成强烈反差,死寂与喧闹,管虎是在用气氛差异去表现战争的恐怖。

牛二与九儿的感情也在闪回中做了交代。两人虽然吵闹,但内心还是互有牵绊。这样的故事令人心生暖意。

然而,闪回却都是在牛二最凄惨无助的时候插入,所制造出的反差感无以言表。

惨案发生前后,不同的人生,让牛二的形象更饱满,也将画笔伸向角色的内心。

《冬至》中的陈道明

管虎当年靠电视剧成名。一部《黑洞》,刷新了中国警匪剧的高度。之后的《冬至》更是风格鲜明,堪称国产犯罪悬疑剧中的顶尖之作。

这些作品的氛围都营造得非常出色。

看过《冬至》的观众一定记得陈道明黑布蒙身,潜入银行挪用钱款的镜头。这种“黑色影像”与其小职员的定位形成巨大矛盾,张力十足,调动着观众的神经。

《冬至》的故事发生在某水乡。小桥流水的雅致与安逸,映衬着背后欲望追逐的不堪。这又是一种极致的反差。

努力制造反差,在反差中释放凌厉而理性的风格,是管虎作品的一大特点。

《斗牛》也是一样。

全片以青灰色调为主,力求营造战时的冷寂。

屠村前后,不时插叙的对比手法,也是在强化反差与冲突。

牛二与那些走马灯一般的“过客”之间,也是一种对比关系。牛二就像一面镜子,让各种人都现出了原形。

在多维度的手法下,《斗牛》呈现出一种荒诞与深刻并行的状态。你会跟着牛二放声大笑,却也能被他的遭遇戳中心窝。

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电影,《斗牛》除尽力遵循历史之外,在剧作上也十分用心。

主人公“牛二”是抗战中亿万普通民众的缩影。

他们也许没有舍身为国的境界,但内心始终留存着善念。

管虎借牛二的口,用最通俗的语言,讲出了许多老百姓对于战争的想法。

就像牛二面对日本兵时的这两句台词。

不登大雅之堂,但却蕴含着世间最朴素的道理。

不“剥削”抗战内容,不掉入史实还原的教条。管虎的《斗牛》利用一个精准的切入点,以普通民众为轴,摆出一道“战争众生拼盘”。其定位和手法都十分恰切,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抗战题材影片之一。

管虎与黄渤在《斗牛》片场

作品与角色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好的演员塑造出精彩的人物,为影片增色,而优秀作品也能给角色一个充分释放的舞台。

黄渤和牛二,管虎与《斗牛》,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最经典的“光棍”形象。

任何事想做到顶级,除百倍努力之外,还需要一些机缘。

《斗牛》,就是主客观条件皆佳的产物。

这样的佳作可遇而不可求,希望中国电影能多行几次创作的大运,多留下几位闪光的人物。

做光棍容易,拍光棍是“高科技”

往期回顾

本文来自1905电影网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488B2pUXAlcDFc.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5年0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03月22日

相关推荐

  • 亮了!张亮微博定位从“光棍大道”到“深夜池塘”

    张亮微博定位亮了近日,有网友发现张亮经常发微博时的微博定位十分搞笑,有时定位为“后悔药专卖店”,有时定位为“光棍大道”,甚至还在定位中调侃自己是“维生素吃多的秘密”。张亮微博定位亮了网友总结了一组张亮的微博定位,发现他经常根据微博的内容发一些十分搞笑的定位

    2025-03-22 23:00:02
    15349 0
  • 《流浪地球》等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源头被警方“大起底”

    公安部今天在江苏扬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违法犯罪活动、成功侦办“215”系列专案工作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主持发布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长李京生、副局长张佐良,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段玉萍、国家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江苏

    2025-03-22 22:57:02
    1042 0
  • 光棍档6部情感片汇聚银幕 为爱痴狂的节奏

    新疆网讯(记者陈娇娥)“双十一”本不是节,过的人多了,便成了光棍节。自《失恋33 天》以“黑马”之姿在2011年的光棍节创下票房奇迹后,“光棍档”这个内地影市全新的档期浮出水面。近三年来,“光棍档”逐渐成为情人节、七夕之外另一个情感电影扎堆的档期,仅去年11月8日至

    2025-03-22 22:51:01
    435 0
  • 黄渤方发律师声明 辟谣与电影《一号光棍》合作

    1905电影网讯5月27日,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发声明,表示网传电影《一号光棍》涉及黄渤为导演、黄渤工作室为出品公司等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一号光棍》借此为电影从事招聘演员、投资等事宜,但事实上,黄渤及其工作室从未与该电影进行过任何合作。黄渤方发律师声明声明表示上述

    2025-03-22 22:48:01
    404 0
  • 爱情题材电影青睐光棍节

    让人又爱又恨的“双11”就要到了,光棍们是准备守在电脑前疯狂扫货,还是不停祈祷着出现一个他(她)来带你脱单呢?许多电影也都瞅准光棍节档期,想在人们出门“寻爱”时抓住大家的眼球。中影嘉星学府影城在光棍节期间推出几部爱情电影也许能给光棍们一些启迪与答案。据悉,光

    2025-03-22 22:45:01
    274 0
  • 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提到一个特殊的“旅行团”

    来源:海外网“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祝他们和全国小朋友们节日快乐。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学校是‘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新安旅行团’不怕艰苦,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以文艺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亡,宣传党的主

    2025-03-22 22:42:02
    31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