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当的商标侵权投诉应如何处理

【解析】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是非常重视的保护的。当被后,可以进行投诉,也可以直接起诉。但是如果商标侵权的投诉是不当的,应该怎么处理呢?对于你关心的这个问题,法务时刻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解答。

对不当的商标侵权投诉应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现行《商标法》,申请人向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后,商标局对所申请的商标进行初步审定,凡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并具有显著性的,就可以通过,并在《商标公告》期刊上发布初审公告。自初审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如无人提出异议或经裁定异议不成立,则该商标就可以被核准正式注册,商标权人可以获得商标注册证,享有商标专用权。问题在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商家众多的大国,每年的商标注册申请不计其数,而全国的商标注册工作都集中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下设的商标局,这种现实就决定了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的初步审查只可能是形式审查,主要是通过检索,查明是否与已注册或已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至于所申请的商标是否属于商标法第8条规定的2款9项不得作为商标的情形,是不可能一一加以比对和审查的。所以,通过初步审定并加以公告的商标,仍可能是暇疵甚多,甚至根本违反商标法的。

商权侵权案件的被投诉方为了避免难以挽回的损失,应当接到工商局的调查或处罚通知时,就注意核实投诉方的注册商标的正当性。

以注册不当的商标为依据进行的商权侵权投诉,是不当投诉,针对不当投诉,被投诉方应立即采取如下行动,方可最大程度避免损失:

立即委托律师与投诉人(即商标注册人)交涉。最好以发送律师函的形式,告知对方商标注册不当的事实及理由,告知对方以注册不当的商标进行投诉属恶意的行为,并要求对方立即向工商局等有关部门澄清事实、撤回投诉。同时,应注意保存发出及对方收到上述函件的证明。被投诉方往往忽视上述行动,但是这一行动对被投诉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上述发函的行为虽然不一定能取得令对方撤回投诉的效果,但是,却完全能为将来成功撤销该商标的不当注册后,留下向投诉人索赔的充分依据。在商标的不当注册被撤销后,原商标注册人并不必然承担返还或赔偿的民事责任,除非能证明其恶意给他人造成损失。如果被投诉方能够在遭到投诉后立即通知投诉方,告知其投诉系错误,要求撤回投诉,而投诉人又对此置之不理的话,那么被投诉人的通知就是投诉人恶意造成他们损失的最好证明,有了这个证明,被投诉人就可以在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注册不当商标成功后,从从容容地在侵权行为的结果发生地(即被投诉人所在地)起诉原商标注册人(即原投诉人),要求其赔偿因其投诉给被投诉人造成的实际损失了。如果没有及时发出上述通知,那么要在事后去证明原商标注册人系恶意,由于取证条件的限制,将极其困难,起码是事倍功半,故而要向投诉人索赔就没有把握了。

积极与查处商标侵权的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进行协调,请求其改用合法而灵活的行政措施。根据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侵权不外乎可以采取以下行政措施:1、制止侵权行为;2、责令赔偿损失;3、罚款;4、移送追究刑事责任。虽然从逻辑上说,只要商标仍然处于已注册状态尚未被撤销,有关部门就有充分法律根据来作出上述措施,但是,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且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如果说,商标侵权投诉所依据的注册商标本身可能存在瑕疵,正在被申请撤销,那么,在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是否撤销注册商标的裁定作出之前,急于依据有争议的商标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就违反了上述公正及以事实为依据的行政处罚原则了。特别是考虑到针对所谓商标侵权的行政处罚一旦作出并执行,将可能给被处罚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就更应该慎而又慎了。何况,在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最终决定之前暂缓作出行政处罚或暂缓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不可能给任何一方造成损害,符合经济规律。因为,如果商标评审委员会决定撤销原商标之不当注册,那么,由于商标侵权的行政处罚未作出或未执行,未造成被投诉人损失,投诉人也无须赔偿,皆大欢喜;如果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维持原注册商标,那么这一裁定是终局裁定,有关部门再据以加倍处罚被投诉人,责令其加倍赔偿投诉人亦为时不晚。应当说,只要被投诉人将上述法理情理充分向有关部门陈述清楚,一般是会取得他们的理解,从而妥善作出安排的。

关于商标权问题的资料,小编就整理到这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国律在逐步完善中,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的被侵权人能够拿起法律武器合理维权。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到法务时刻获取更多法律知识,也可以找律师进行专业咨询。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60cC2pSVQJXBF0.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不当得利纠纷的法院管辖如何规定?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网友咨询:不当得利纠纷的法院管辖如何规定?北京京帝律师事务所吴涛律师解答:不当得利案件根据

    2024-12-11 03:25:47
    48 0
  • 满足哪些要件,才能构成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不当得利纠纷诉讼旨在调节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流转关系,恢复民事主体之间特定情形下所发生的非正常利益变动。  网友咨询:  满足哪些要件,才能构成不当得利?  律师解答:  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必须具备

    2024-12-11 03:25:47
    52 0
  •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得他人遭受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捡到一个手机或者钱包就是典型的法律上的不当得利,正确做法是要归还给失主。那么不当得利有哪些构成要件?网友咨询: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哪些律师解答: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

    2024-12-11 03:25:47
    43 0
  • 不当得利有什么分类

    律师解答 不当得利有主要分为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2024-12-11 03:25:47
    46 0
  • 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民法典不当得利规定是: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但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应当返还不当利益给受损失的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

    2024-12-11 03:25:47
    58 0
  • 什么是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依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利的法律事实。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都属不当得利。这里,取得利益的人称得利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构成不当得利应当具备四个条件:1、必须得利人一方获得财产利益;2、必须因不当得利导致他方受损;3

    2024-12-11 03:25:47
    38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