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害的对象不同。前者一般为公司等法人组织,后者为自然人。
2、侵害的方式不同。前者一般通过虚假广告、散步谣言等方式;后者一般通过公然侮辱、诽谤等方式。
3、可能涉嫌的犯罪不同。前者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后者可能涉嫌侮辱罪或诽谤罪等罪名。
4、法定的其他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uduzhe.cn/fb6ecC2pQVARcAVM.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