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不合格被开除,合法吗?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网友咨询:

考核不合格被开除,合法吗?

河南昌如律师事务所张航涛律师解答:

员工考核不合格,单位开除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考核结果为待改进并不直接等同于不胜任工作,且即便劳动者存在不胜任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亦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其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方可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河南昌如律师事务所张航涛律师解析:

用人单位建立的规章制度应符合合法性、合理性及程序正当性要求。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用人单位制定内部规章制度,以末位淘汰制为由甄选优秀员工,对不符合公司要求或按公司规定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直接辞退,这违反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如遇此类情况,要留存好相关证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1bC2pRXAhSAFU.html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0日

相关推荐

  • 旷工被开除工资怎样算

    律师解答 旷工被开除工资的计算: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先按照正常工资标准计算出日工资数额,然后用月计薪天数除以8小时得出小时工资数,然后计算旷工时间应扣除的工资,最后得出应得的工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

    2024-12-11 04:05:06
    54 0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强制戒毒可以开除吗

    律师解答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强制戒毒可以开除,这由事业单位按照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处理,法律没有把吸毒和强制隔离戒毒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如果被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严重违反事业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的,事业单位可以辞退;如果不属于规定的情形,事业单

    2024-12-11 03:49:32
    65 0
  • 劳动法醉驾拘役开除吗(因为工作醉驾拘役也开除吗)

    因醉驾而被判刑的,属于因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职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之一,所以公司是可以开除因醉驾而被判刑的职工的。 劳动者醉驾拘役是否开除工作 根据劳动合同法,醉酒驾驶涉

    2024-12-11 03:42:47
    53 0
  • 公司开除怀孕员工如何赔偿

    问题解答: 公司开除怀孕员工,如果其确有重大过错的,则无需赔偿;如果属于,则员工在本公司每工作一年,就向其赔偿两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其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

    2024-12-11 03:20:52
    88 0
  • 女职工怀孕被辞退无故开除该怎么维权

    问题解答: 女职工怀孕期间被无故开除的,应当通过与公司协商、申请、提起诉讼等途径来维权。女职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或者由公司支付给本人。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

    2024-12-11 03:20:52
    62 0
  • 被单位开除视同缴费年限算不算

    律师解答 被开除之后,由于连续工龄已经中断,不能再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时间。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第九条 发展企业年金。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

    2024-12-11 03:17:26
    51 0

发表回复

8206

评论列表(0条)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