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仲裁: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受理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延期不得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建议参考:
1、准备充分:在申请仲裁前,劳动者应当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2、遵守仲裁程序:劳动者应当遵守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程序,如按时参加庭审、提交证据等,否则可能会影响仲裁结果。
3、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如向律师咨询、申请法律援助等。
4、注意时效:劳动者应当注意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如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仲裁,否则可能会失去胜诉权。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具体流程有哪些过程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劳动争议仲裁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本文来自管理员投稿,不代表资源分享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duzhe.cn/fb1deC2paVwhUAg.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